方法/规律的作用
今天整理了《学习之道》最后部分的读书笔记,花了三个小时,细细算了下,阅读3小时+笔记7小时=总共10小时,共234页,想起来年初时,看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(297页),类似的内容,光阅读和理解前后就至少花了有30个小时(笔记至今还没整理好,估计是有生之年了…),效率相差近10倍(光阅读)。不能不感叹方法/工具的巨大效果。
更不用学习体验了。年初时,看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的场景还历历在目,多翻几页,脑袋就像被塞满了东西,再也接受不了一个新的概念。等到《学习之道》时,心中满是作者会怎么聊这个话题的好奇,就像看电视剧会猜剧情走向,不时用自己的理解和作者要讲的内容以及讲述技巧作对比,明显有趣多了。
为什么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些规律?
一直以来,都是勤劳、苦干被宣扬,类似于“劳动模范”、“战斗一百天”这种(背后的原因蛮好玩的,有兴趣的可以私聊讨论),而改进工作方法、效率却并不怎么突出,应该是一个社会原因。
当然,最重要的还是个人意识上原因。学习/阅读方法只是马恩毛列一个微不足道的应用。事实上,我也是在理解并应用了结构化思想之后,才用好这套学习方法的。
马恩毛列是指马克思、恩克思、毛泽东、列宁等一系列大神的思想,主要是唯物主义相关的,具体的我也搞不清楚,毕竟是一个只看过导读的人…
吐槽:
都在说要发扬传统文化,但是传统文化中的坑是真的多,随便举两个:
- 书读百遍,其意自现。你和一个医学生,说“书读百遍,其意自现”试试,他会教你做人的。一方面,这些知识太多,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读百遍,另一方面,有些东西,没有正确的方式,永远也不可能学会。
- 头悬梁,锥刺股。从医学上来说,充分、适当的休息,对于学习和考试丟关重要。从我个人经历上来说,休息充分的一个小时,抵得上疲劳战术的10个小时不止。
好玩的规律
对于规律,我的认知是4个步骤:认识规律,学习规律,遵守规律,利用规律。以学习为例,学习成果可以就一个公式简单地表示:
平常学习,要得到最多的学习成果,那么有两种选择:
- 提高学习效率
- 增加学习时间
学习时间受限于工作,以及精力,基本是个常数(固定的数),增长的空间非常小,所以,要学习,就只能提高学习效率了。
准备考试时,要学习的东西(s)一定,那么,有两个优化的选择:
- 提高学习效率
- 增加学习时间
这里就能说明,为什么会有人选择脱产准备考试了。然后脱产后的时间也还是常数,再次说明了学习效率的重要性!!!
如果几天后就要考试了,那时间(t)就是个常数了,这里,有这些选择:
- 提高学习效率。然而大部分情况下,肯定是学不完这些知识的
- 少学一些内容,只学最重要的那部分,反正60分万岁嘛
- 把所有内容分成几部分,应该是有难有易的,分值也是有高有低,那么,把分值和难度(需要花的时间)一除,按单位价值从高到低去学就好了
这就是规律的一个简单应用,是不是很好玩?
为什么那么久都没有用起来结构化思考的方法?
了解一个东西分几个步骤:
- 了解:知道有这么个东西,但是细节不清楚。重点是知道
- 知识:能记住,能用,但是不会主动用。重点是理解细节
- 技能:需要时,能主动使用,但是不会迁移。在特定情景下,能用出来
- 本能:已经是意识的一部分,能用的时候,会自动地用出来。对其理解比较透彻,能用的时候可以随意使用
我们学到的大部分东西都停留在技能层面,从技能到本能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,很难跨过技能到本能的沟。我自己用的时候,主要是需求导向,即如何解决我碰到的问题,不断去思考尝试。
还有一个是主动的建立思维锚点,即多想想技能的背景、上下文、优缺点、条件与作用等。这样做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工作,至少1年后再来谈效果吧。
买书
这阵子618,很多同事说,家里还有好几本书没看完,先不买了。我其实不太认同,因为人一直在成长,以前买的书,只是和那时的自己、环境相适应,现在需要新的书和资料来帮助我们,自然需要新的书。
而且书这种东西,很多时候,看起来是消费,但其实是投资的。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少量的金钱,来谋取未来的回报。投资要的是高回报率以及高的整体回报,如果能通过少量的金钱(和时间相比,买书的钱可以忽略好吧)来优化书的质量,进而提高整体学习效率,最终抬高整体的回报,无疑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。